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
首页 培训动态

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省级科学院、新疆“两校一院”2020年交换馆员培训班在线成功举办

2020-11-0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省级科学院、新疆“两校一院”2020年交换馆员培训班

                                             在线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省级科学院、新疆两校一院2020年交换馆员培训班于2020101223日在线举办。受疫情影响,根据国家及中国科学院防疫工作的相关要求,本年度交换馆员培训全程采取线上形式开展。

培训班历时两周,来自中国科学院、省级科学院、新疆两校一院图书情报机构的业务人员在线参加培训,培训期间最高单日在线人数达1340人,累计12000余人次在线参加培训,影响力超过历年交换馆员培训。培训班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简称院中心)主办,院中心业务管理处具体承办。来自院中心、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以及美国雪城大学、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27位业内著名专家和资深老师授课。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交换馆员培训计划开始于中国科学院第六次文献情报工作会议,主要面向全院研究所、省级科学院及新疆“两校一院”等文献情报机构,所级图书情报人员作为交换馆员到访院文献情报中心,通过参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项目参与、工作交流等方式,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及专项能力,促进所级文献情报机构服务转型发展。2020年交换馆员培训根据院文献情报事业发展需要,以及所级图书馆员需求调研情况,设计了“前沿趋势+专项技能提升+实践探索”的培训课程,希望学员通过培训全面系统地了解图书馆、科技情报工作前沿趋势及最新动态,掌握开展科技情报工作所需的专项技能,交流讨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面向未来发展的新探索实践,提升所级图书馆员开展基于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新型文献情报服务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

模块一“前沿趋势”,旨在让学员了解图书情报工作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科技前沿趋势,本模块包含7个主题报告,内容涵盖图书情报领域人工智能研究热点、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在人工智能时代贡献文献情报领域的智慧和方案—构建基于科技文献知识的人工智能(AI)引擎;服务四个面向—科技情报工作的实践与进展;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开放知识图谱及应用;知识组织与智能应用以及科学计量学最新进展与应用等。分别由南京大学邵波教授、武汉中心主任张智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朱礼军研究员、武汉大学王晓光教授、中科院软件所薛云志研究员、刘焕勇副研究员、院中心刘铮副研究馆员、岳婷副研究馆员主讲。模块二“基于Python的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基础培训”历时4,课程主要学习如何利用Python语言开展数据管理与分析工作,由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胡志刚副教授主讲。模块三“下一代机构知识库建设与科学数据管理培训”历时3,课程内容涵盖科学数据管理理论以及国际发展前沿、科学数据管理实践应用和案例、数据权益管理、机构知识库建设与服务发展态势、机构知识库规划建设与CSpace平台实务等,美国雪城大学秦健教授在海外远程在线直播部分课程,兰州中心祝忠明研究员、卢利农副研究馆员、李连积馆员、杨宝林馆员,以及院中心许哲平副研究馆员、顾立平研究员主讲了相关内容。模块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发展新实践”主要由院中心、地区中心业务部门、业务单元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院文献情报工作在资源、服务、平台、技术等方面的新实践和新发展,内容涉及科技咨询服务、情报研究新方法、智慧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平台建设、科技评价、学科化服务转型、大数据情报服务、院所协同阵地服务、期刊评价、学术评价工具等方面,旨在让学员了解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在资源体系、服务体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新动向、新进展。

本次培训是新冠疫情形势下院中心提升为所级图书馆员服务的新举措,课程突出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员开展新型知识服务、情报服务新赋能拓展。培训首次采用线上形式开展,参与人数超过历年线下培训人数,在所级图书馆产生了广泛影响,有力促进了所级图书馆员信息素养与能力提升,并为所级文献情报工作进一步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考、新实践、新探索。

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中科院谋划“率先行动”第二阶段战略任务的关键之年。面对全院新的发展起点,所级图书馆围绕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战略,明确下一步发展的着力点和方向,找准核心任务和发展路线,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培训涉及的新趋势、新思路、新实践,体现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正在积极谋划,着力超越原有图书馆从系统开发、资源建设到服务传统链条的模式和思路,打造新的知识服务模式。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从战略定位、发展趋势、行动目标、以及实践探索方面为所级图书情报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